資訊中心

公司新聞

華人在海外——求存、扎根與傳承

2018-08-10

華人在海外——求存、扎根與傳承

作者

集團主席盧業梁

本文原載于臺灣《旺報》 8月5日/6日「兩岸史話」版面

小編說
近日,盧主席隨香港英華書院校長、校監一行36人,參加母校創立200周年歷史文化尋根之旅,首次踏足馬六甲,匯成小文一篇,在臺灣《旺報》發表。 背井離鄉、跨海謀生的馬來華人苦苦堅持華語、維繫中國傳統習俗和家風,直到今天,在馬六甲仍處處可見中華文化的根基和影響...... 海外華人尚且如此,今時今刻,我們是如何對待中華文化和中國人身份?願盧主席此文此感,能給我們這一代年青人一點反思。

全文字數:4000字 閱讀時長:6分鐘

四月上旬,我們一行三十六人,包括校長、校董會主席及各届(從1965届至1998届均有)畢業的英華師兄弟,一同參加母校英華書院創立200周年的歷史文 化尋根之旅4天游,首次踏足馬六甲。這個位于馬來西亞的南洋小鎮,驟看仿如三十年前改革開放初期的厦門,又似二十年前的東莞……

01 英華書院的創立


馬六甲英華書院 英華書院在鴉片戰爭翌年由馬來西亞馬六甲遷往香港,成爲香港第一間西式學校。

馬六甲英華書院于1818年成立,由倫敦傳道會傳教士馬禮遜牧師(Robert Morrison)與米憐牧師(William Milne) 創辦和管理,是爲遠東區首間英式學校,造福當地 人及移居當地的華人。在文化交流上,它印行出版了最早的華文雜志,介紹中國典籍和西方科技。它又銳意培訓傳教士,教授中文,印刷出版首部中文聖經及傳教刊 物,成爲倫敦會刻意在馬六甲建立的傳教站。當時,清廷嚴禁西洋人學習中文、「私自刊刻經卷,倡立講會」及向人民講經傳教,對違反者以「絞决」處治,使得傳教士以馬六甲爲基地。不過,帝國主義者沒有死心,宗教在有意無意之間被利用爲帝國主義者入侵東南亞及中國的「工具」,而書院也就成爲向東方傳教的前綫基 地。
 
從馬禮遜和米憐草擬的「英華書院計劃書」中,可知書院設立的目標:「本校實行雙軌教育制,既教授中文,也教授歐洲文學。一方面可讓來自歐洲的學生有機會學 習中國語言和文字,另方面也可讓恒河以東的學生學習英文、歐洲文學和科學。」此外,馬禮遜在爲英華書院簽訂的契約書中,更直接表明,該院的學生「在學成之後,將會被派往恒河以東的亞洲各國,引領人們皈依基督教的信仰」。
 
英華書院從1818年創立,到1843年遷往香港,在馬六甲歷時25年,共7任校長。學生主要來自馬六甲當地的華人家庭,初創時只有七位,以後維持在二、三十位之 數,最多時達到七、八十位。當時在馬六甲的居民中,華人只是少數,書院學生仍以華人爲主,西籍學生不多。華人中雖然大部分人講閩南語,但書院仍堅持以官話爲主流。這些安排都反映出馬禮遜和米憐的心願:這所學校是爲中國將來宣教而設的。
 
馬禮遜兒子馬儒翰(John Robert Morrison)在鴉片戰爭後,曾先後擔任英國全權代表懿律(George Elliot)和璞鼎查(Henry Pottinger)的翻譯,參與中英之間的談 判,以及中英《南京條約》的起草與簽訂。他精通中文,游走于官員之間,在清廷官員眼中,他竟被誤認爲最具權力的代表,而事實上,清廷最終所失比預期爲多,關鍵在于他。
 
中國將香港割讓給英國,英華書院旋即于翌年(1843年)由馬六甲遷往香港,校舍設于港島荷裏活道與士丹頓街交界,爲香港第一間西式學校。


「英華仔」在馬六甲市的基督堂合照 基督堂于1753年歷時11年建成,是東南亞最早的基督新教座堂。教堂後面就是米憐牧師(Rev. William Milne )及師母墓。米憐牧師于1815年到達 馬六甲,協助馬禮遜牧師創立英華書院,幷成爲首任校長。

在個人感情上,我們緬懷馬禮遜牧師創立英華書院的事迹,認同他在教育及文化交流上的貢獻,但站在大歷史觀上,却對他們父子在英國打開中國門戶的過程 中所扮演的角色,感到遺憾。他們先後服務英國朝廷,而英國與其他帝國主義國家別無二樣,先是進行文化滲透,繼而軍事動武,最終侵占土地,豪奪經濟利 益。直到今天,部分地區問題仍糾纏不清。踏足馬六甲,憑吊學校遺址,教人欷歔不已。

02 南洋移民:驚人的經濟螞蟻

漫步馬六甲的街道,隨意鑽進一間生果鋪,華人面孔的老闆娘便是典型的南洋移民——客家人,祖籍中國廣東省梅州市,在馬六甲已是第五代。而店裏年齡相仿 的山東姑娘,則是以游客身份來馬六甲旅行。時光流轉,同樣是炎黃子孫,同樣站在馬六甲的土地,身份、地位、處境,已隨著中國的崛起發生巨大轉變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馬六甲水果鋪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我與祖籍梅州的馬六甲老闆娘、山東游客姑娘自拍

十八世紀以來,在中國盛轉衰、西方霸權强橫的時代,華人離鄉背井來到馬六甲,爲討生活而落地生根,可是國家因「路遠」而保護不到人民,令致他們境况 凄慘。據載,1800年至1820年間,英國東印度公司通過駐在廣州的洋行,從黃埔、金門和澳門多次偷運中國工人到馬六甲、檳榔嶼、聖赫勒拿島等地,迫使 長期勞動。

當年,清廷無意經略域外,而東南亞的華人處境堪憂,怎樣才可自保?百多年後,周恩來總理點出了竅要:當國家無法保障華僑在所在國的安全和正當權益 時,華僑可入籍所在國。他幷且表示,海外華人應當效忠入籍的國家,與當地人民一同爲所在國的政治、經濟獨立和文化作出貢獻。人民命運與國家命運息息 相關,國家積弱受壓,海外華人也難逃被欺淩的命運,這真是萬般無奈之下務實自保的做法。
  
事實上,當年華人確如周總理所想所做。大馬首富、糖王郭鶴年曾形容華人爲「地球上最驚人的經濟螞蟻」,表示海外華人實在是對東南亞發展貢獻良多的無 名英雄,不僅勤奮高效率,更重要是肯吃苦、耐勞。他說,這些貧窮的華人遷移至東南亞,走入森林經營木材、割膠、采錫或開小店鋪,肩起了這些費力的工 作,塑造了當地經濟。
 
郭鶴年又指出,大部分海外華人都秉持道德操守,推行公平競爭,華人身無分文時,願意做任何事獲取資本,之後就會努力超越過去,成爲具備道德聲譽的商 人。無論受過高等教育或沒受過教育,每個華人都非常具有批判性,因爲他們都已在家教中受熏陶、耳濡目染下傳承中國傳統固有的道德價值,幷身體力行。
 
我回顧這段華人越洋謀生的血泪史,當年腐敗無能的清朝變成百廢待舉的中華民國,扎著「猪尾巴」小辮子的中國人「賣猪仔」漂洋過海謀生存,而今時今日,穿戴 光鮮的中國人以管理層身份爲南洋諸國輸出高鐵技術,前後對比之强烈堪稱脫胎換骨。國家站起來了,當年地位卑微的華人也不再是任人魚肉的東亞病夫。身在馬六 甲這遍布華人足迹的小巷,腦海中這時空交錯之景,教人感觸,眼眶在不覺間有點潤濕了。

03 堅持中華傳統文化

在文化和教育的傳承上,馬來西亞華人表現出令人驚嘆的堅持,他們不忘根本,堅持把下一代送到當地的華文獨立學校,接受正統的華文教育,修習中文和文學。除 了兩岸三地以外,馬來西亞是唯一擁有小學、中學、大專完整中文教育體制的國家。不過,基于歷史與民族因素,馬來西亞政府一向對華文教育態度保守,采取限制 的政策,因此華文教育在該國終究是敏感的議題。
 
 

1955年,馬來西亞政府發布了《拉薩報告書》(其後還陸續推行一些法令),規定馬來西亞要實行「一種語文,一種源流」,原則上只教馬來文,教中文的就不 能得到補助。這對華文教育當然是很大的挑戰。當時,以林連玉爲代表的一些馬來西亞華僑,决定無論怎樣,都要把華語教育辦下去,就算政府不給一分錢。 華僑自己也會出錢辦。1956年,林連玉爭取到了讓所有的華人子弟能够登記入籍到華語學校讀書,這奠定了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的重要基石。時至今天,華文學 校沒有獲得政府資助,仍是獨立、由華僑開辦的,不過,修讀人數沒有因爲時代變遷而减少,相反,隨著中國在馬來西亞加大投資,協助發展,預期華文將會 更受重視,有更多人修讀。
 
 
在家庭方面,華語仍是成員交談的慣用語言,普通話固然是主流,而閩南話、客家話、廣東話等都隨處聽到。因此,在馬六甲逛街、乘車、購物期間,我毫不猶豫地 用華語跟他們談話,而他們也不會用英語應對。「同氣連枝」的感覺幷不陌生。


無論是會館或祠廟,楹額上的聯語牌匾,標示著儒釋道的勸世格言,導人向善



馬六甲的粵菜餐館,留下過香港藝人劉嘉玲、周潤發、劉德華的足迹

是次馬六甲之旅,確實見識到中華傳統美德,無論是會館或祠廟,楹額上的聯語牌匾,標示著儒釋道的勸世格言,導人向善,尤其難得者,在有限的接觸中, 我見識到華人傳統的溫柔敦厚,無論男女,沒有奸猾狡獪的行爲,默默地謹守工作崗位,不厭其煩地爲我們作介紹。不敢說「禮失求諸野」,但從他們身上, 尋找到久違了傳統的厚實樸素氣息和修養。

當地的華僑,一直保留華人的族群身份認同,完整保留華人的文化、母語、傳統習俗,同時,也能以英語和馬來語與其他族群溝通,彼此和平相處,足見文化 共融的影響力。一代代海外華人精心培植文化沃土,自發建立起從小學到大學完備的華文教育體系,許多華人家庭始終延承中國傳統習俗和家風,這些都爲華 裔新生代的成長提供了豐富養料,也讓中華文化的種子在他們心中悄然扎根,代代相傳。

04 結語

歷史上,中國對南洋從沒有用强逼迫,占奪當地人利益。明代鄭和從1405至1433年間,率領當時世界上最龐大的「無敵艦隊」,七次下西洋,縱橫往返于南海、印 度洋之間,最遠曾抵達非洲東南岸。他的船隊曾多次踏足馬六甲,都爲禮節拜訪,宣示友好,僅有一次用武,只爲呼應皇室求援,平息叛變而已,幷沒有將其變爲中 國殖民地,是爲與外國關係的典範。其後,中國移民含辛茹苦,帶來中華傳統和文化,也都只是默默扎根傳承。反之,西方的西班牙、葡萄牙、荷蘭、英國等迭次登 陸,都爲著土地和經濟利益,而基督教傳入和帶來的「恩惠」,幷不足以填補當地人所失去的。
  
人民的命運往往與國家的命運息息相關,如今,海外華人得到所在國的尊重,處境早已大大改善。近日加拿大溫哥華市長羅品信(Gregor Robertson)向華 人社區正式道歉,承認華人過往受到剝削和歧視,幷承諾缺乏公平和公義的歷史不再發生。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,除了下南洋,亦有數以十萬計華人遠赴 加拿大卑詩省,成爲修建太平洋鐵路的苦工。溫哥華政府資料顯示,修建鐵路的一萬五千名華工之中,超過四千人客死异鄉。鐵路完工後,加拿大政府通過
《華人入境條例》、《華人移民法案》等歧華、排華法案,向華人開徵重額人頭稅及限制華人入境,卑詩省更立法禁止華人投票長達七十八年(1871-1949)。
 
1972年,電影《精武門》裏,李小龍憤而撕爛「東亞病夫」的牌匾,那刻,全院觀衆起身拍掌,今天,中國真的站起來了!對民族歷史的自信,對中華文化的 不離不弃,令海外華人在國家幾度沉淪又幾度崛起的歷史進程中,始終打不垮,始終堅强,始終生命力永恒。
 
是次旅程,雖然只是驚鴻一瞥,但綜合大小歷史發展,以及我個人的經歷,感受殊深。謹借蕪文,跟大家分享。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