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讯中心

公司新闻

华人在海外——求存、扎根与传承

2018-08-10

华人在海外——求存、扎根与传承

作者

集团主席卢业梁

本文原载于臺湾《旺报》 8月5日/6日「两岸史话」版面

小编说
近日,卢主席随香港英华书院校长、校监一行36人,参加母校创立200周年歷史文化寻根之旅,首次踏足马六甲,匯成小文一篇,在臺湾《旺报》发表。 背井离乡、跨海谋生的马来华人苦苦坚持华语、维繫中国传统习俗和家风,直到今天,在马六甲仍处处可见中华文化的根基和影响...... 海外华人尚且如此,今时今刻,我们是如何对待中华文化和中国人身份?愿卢主席此文此感,能给我们这一代年青人一点反思。

全文字数:4000字 阅读时长:6分钟

四月上旬,我们一行三十六人,包括校长、校董会主席及各届(从1965届至1998届均有)毕业的英华师兄弟,一同参加母校英华书院创立200周年的歷史文 化寻根之旅4天游,首次踏足马六甲。这个位于马来西亚的南洋小镇,骤看仿如三十年前改革开放初期的厦门,又似二十年前的东莞……

01 英华书院的创立


马六甲英华书院 英华书院在鸦片战争翌年由马来西亚马六甲迁往香港,成爲香港第一间西式学校。

马六甲英华书院于1818年成立,由伦敦传道会传教士马礼逊牧师(Robert Morrison)与米怜牧师(William Milne) 创办和管理,是爲远东区首间英式学校,造福当地 人及移居当地的华人。在文化交流上,它印行出版了最早的华文杂志,介绍中国典籍和西方科技。它又锐意培训传教士,教授中文,印刷出版首部中文圣经及传教刊 物,成爲伦敦会刻意在马六甲建立的传教站。当时,清廷严禁西洋人学习中文、「私自刊刻经卷,倡立讲会」及向人民讲经传教,对违反者以「绞决」处治,使得传教士以马六甲爲基地。不过,帝国主义者没有死心,宗教在有意无意之间被利用爲帝国主义者入侵东南亚及中国的「工具」,而书院也就成爲向东方传教的前綫基 地。
 
从马礼逊和米怜草拟的「英华书院计划书」中,可知书院设立的目标:「本校实行双轨教育制,既教授中文,也教授欧洲文学。一方面可让来自欧洲的学生有机会学 习中国语言和文字,另方面也可让恒河以东的学生学习英文、欧洲文学和科学。」此外,马礼逊在爲英华书院签订的契约书中,更直接表明,该院的学生「在学成之后,将会被派往恒河以东的亚洲各国,引领人们皈依基督教的信仰」。
 
英华书院从1818年创立,到1843年迁往香港,在马六甲歷时25年,共7任校长。学生主要来自马六甲当地的华人家庭,初创时只有七位,以后维持在二、三十位之 数,最多时达到七、八十位。当时在马六甲的居民中,华人只是少数,书院学生仍以华人爲主,西籍学生不多。华人中虽然大部分人讲闽南语,但书院仍坚持以官话爲主流。这些安排都反映出马礼逊和米怜的心愿:这所学校是爲中国将来宣教而设的。
 
马礼逊儿子马儒翰(John Robert Morrison)在鸦片战争后,曾先后担任英国全权代表懿律(George Elliot)和璞鼎查(Henry Pottinger)的翻译,参与中英之间的谈 判,以及中英《南京条约》的起草与签订。他精通中文,游走于官员之间,在清廷官员眼中,他竟被误认爲最具权力的代表,而事实上,清廷最终所失比预期爲多,关键在于他。
 
中国将香港割让给英国,英华书院旋即于翌年(1843年)由马六甲迁往香港,校舍设于港岛荷里活道与士丹顿街交界,爲香港第一间西式学校。


「英华仔」在马六甲市的基督堂合照 基督堂于1753年歷时11年建成,是东南亚最早的基督新教座堂。教堂后面就是米怜牧师(Rev. William Milne )及师母墓。米怜牧师于1815年到达 马六甲,协助马礼逊牧师创立英华书院,幷成爲首任校长。

在个人感情上,我们缅怀马礼逊牧师创立英华书院的事迹,认同他在教育及文化交流上的贡献,但站在大歷史观上,却对他们父子在英国打开中国门户的过程 中所扮演的角色,感到遗憾。他们先后服务英国朝廷,而英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别无二样,先是进行文化渗透,继而军事动武,最终侵占土地,豪夺经济利 益。直到今天,部分地区问题仍纠缠不清。踏足马六甲,凭吊学校遗址,教人欷歔不已。

02 南洋移民:惊人的经济蚂蚁

漫步马六甲的街道,随意钻进一间生果铺,华人面孔的老闆娘便是典型的南洋移民——客家人,祖籍中国广东省梅州市,在马六甲已是第五代。而店里年龄相仿 的山东姑娘,则是以游客身份来马六甲旅行。时光流转,同样是炎黄子孙,同样站在马六甲的土地,身份、地位、处境,已随着中国的崛起发生巨大转变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马六甲水果铺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我与祖籍梅州的马六甲老闆娘、山东游客姑娘自拍

十八世纪以来,在中国盛转衰、西方霸权强横的时代,华人离乡背井来到马六甲,爲讨生活而落地生根,可是国家因「路远」而保护不到人民,令致他们境况 凄惨。据载,1800年至1820年间,英国东印度公司通过驻在广州的洋行,从黄埔、金门和澳门多次偷运中国工人到马六甲、槟榔屿、圣赫勒拿岛等地,迫使 长期劳动。

当年,清廷无意经略域外,而东南亚的华人处境堪忧,怎样才可自保?百多年后,周恩来总理点出了窍要:当国家无法保障华侨在所在国的安全和正当权益 时,华侨可入籍所在国。他幷且表示,海外华人应当效忠入籍的国家,与当地人民一同爲所在国的政治、经济独立和文化作出贡献。人民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 相关,国家积弱受压,海外华人也难逃被欺凌的命运,这真是万般无奈之下务实自保的做法。
  
事实上,当年华人确如周总理所想所做。大马首富、糖王郭鹤年曾形容华人爲「地球上最惊人的经济蚂蚁」,表示海外华人实在是对东南亚发展贡献良多的无 名英雄,不仅勤奋高效率,更重要是肯吃苦、耐劳。他说,这些贫穷的华人迁移至东南亚,走入森林经营木材、割胶、采锡或开小店铺,肩起了这些费力的工 作,塑造了当地经济。
 
郭鹤年又指出,大部分海外华人都秉持道德操守,推行公平竞争,华人身无分文时,愿意做任何事获取资本,之后就会努力超越过去,成爲具备道德声誉的商 人。无论受过高等教育或没受过教育,每个华人都非常具有批判性,因爲他们都已在家教中受熏陶、耳濡目染下传承中国传统固有的道德价值,幷身体力行。
 
我回顾这段华人越洋谋生的血泪史,当年腐败无能的清朝变成百废待举的中华民国,扎着「猪尾巴」小辫子的中国人「卖猪仔」漂洋过海谋生存,而今时今日,穿戴 光鲜的中国人以管理层身份爲南洋诸国输出高铁技术,前后对比之强烈堪称脱胎换骨。国家站起来了,当年地位卑微的华人也不再是任人鱼肉的东亚病夫。身在马六 甲这遍布华人足迹的小巷,脑海中这时空交错之景,教人感触,眼眶在不觉间有点润湿了。

03 坚持中华传统文化

在文化和教育的传承上,马来西亚华人表现出令人惊嘆的坚持,他们不忘根本,坚持把下一代送到当地的华文独立学校,接受正统的华文教育,修习中文和文学。除 了两岸三地以外,马来西亚是唯一拥有小学、中学、大专完整中文教育体制的国家。不过,基于歷史与民族因素,马来西亚政府一向对华文教育态度保守,采取限制 的政策,因此华文教育在该国终究是敏感的议题。
 
 

1955年,马来西亚政府发布了《拉萨报告书》(其后还陆续推行一些法令),规定马来西亚要实行「一种语文,一种源流」,原则上只教马来文,教中文的就不 能得到补助。这对华文教育当然是很大的挑战。当时,以林连玉爲代表的一些马来西亚华侨,决定无论怎样,都要把华语教育办下去,就算政府不给一分钱。 华侨自己也会出钱办。1956年,林连玉争取到了让所有的华人子弟能够登记入籍到华语学校读书,这奠定了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重要基石。时至今天,华文学 校没有获得政府资助,仍是独立、由华侨开办的,不过,修读人数没有因爲时代变迁而减少,相反,随着中国在马来西亚加大投资,协助发展,预期华文将会 更受重视,有更多人修读。
 
 
在家庭方面,华语仍是成员交谈的惯用语言,普通话固然是主流,而闽南话、客家话、广东话等都随处听到。因此,在马六甲逛街、乘车、购物期间,我毫不犹豫地 用华语跟他们谈话,而他们也不会用英语应对。「同气连枝」的感觉幷不陌生。


无论是会馆或祠庙,楹额上的联语牌匾,标示着儒释道的劝世格言,导人向善



马六甲的粤菜餐馆,留下过香港艺人刘嘉玲、周润发、刘德华的足迹

是次马六甲之旅,确实见识到中华传统美德,无论是会馆或祠庙,楹额上的联语牌匾,标示着儒释道的劝世格言,导人向善,尤其难得者,在有限的接触中, 我见识到华人传统的温柔敦厚,无论男女,没有奸猾狡狯的行爲,默默地谨守工作岗位,不厌其烦地爲我们作介绍。不敢说「礼失求诸野」,但从他们身上, 寻找到久违了传统的厚实朴素气息和修养。

当地的华侨,一直保留华人的族群身份认同,完整保留华人的文化、母语、传统习俗,同时,也能以英语和马来语与其他族群沟通,彼此和平相处,足见文化 共融的影响力。一代代海外华人精心培植文化沃土,自发建立起从小学到大学完备的华文教育体系,许多华人家庭始终延承中国传统习俗和家风,这些都爲华 裔新生代的成长提供了丰富养料,也让中华文化的种子在他们心中悄然扎根,代代相传。

04 结语

歷史上,中国对南洋从没有用强逼迫,占夺当地人利益。明代郑和从1405至1433年间,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「无敌舰队」,七次下西洋,纵横往返于南海、印 度洋之间,最远曾抵达非洲东南岸。他的船队曾多次踏足马六甲,都爲礼节拜访,宣示友好,仅有一次用武,只爲唿应皇室求援,平息叛变而已,幷没有将其变爲中 国殖民地,是爲与外国关系的典范。其后,中国移民含辛茹苦,带来中华传统和文化,也都只是默默扎根传承。反之,西方的西班牙、葡萄牙、荷兰、英国等迭次登 陆,都爲着土地和经济利益,而基督教传入和带来的「恩惠」,幷不足以填补当地人所失去的。
  
人民的命运往往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,如今,海外华人得到所在国的尊重,处境早已大大改善。近日加拿大温哥华市长罗品信(Gregor Robertson)向华 人社区正式道歉,承认华人过往受到剥削和歧视,幷承诺缺乏公平和公义的歷史不再发生。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,除了下南洋,亦有数以十万计华人远赴 加拿大卑诗省,成爲修建太平洋铁路的苦工。温哥华政府资料显示,修建铁路的一万五千名华工之中,超过四千人客死异乡。铁路完工后,加拿大政府通过
《华人入境条例》、《华人移民法案》等歧华、排华法案,向华人开徵重额人头税及限制华人入境,卑诗省更立法禁止华人投票长达七十八年(1871-1949)。
 
1972年,电影《精武门》里,李小龙愤而撕烂「东亚病夫」的牌匾,那刻,全院观衆起身拍掌,今天,中国真的站起来了!对民族歷史的自信,对中华文化的 不离不弃,令海外华人在国家几度沉沦又几度崛起的歷史进程中,始终打不垮,始终坚强,始终生命力永恒。
 
是次旅程,虽然只是惊鸿一瞥,但综合大小歷史发展,以及我个人的经歷,感受殊深。谨借芜文,跟大家分享。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