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讯中心

文章分享

儒家诚信浅谈──「商业诚信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」研讨会后感

2007-04-30



2007年3月,高柏举办「商业诚信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讨会」。
后左4: 孔子后人、全国律协理事孔祥荣
后右4: 中央党校教授、博士生导师卓泽渊
前左3: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原副校长、一级警监李文燕



综合2007年3月30日研讨会上诸君的发言,中国社会各个层面现正面对严重的商业诚信问题,影响整体的经济发展,每年信用损失约5,850亿人民币,同时也影响社会的进步。
 
正如大家所说的,商业诚信的问题,究其原因,一方面是原来制度跟不上市场经济,也社会上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;另一方面,中国传统的诚信,随着传统文化受到批判,在现代社会被隔断。各位都认同,诚信是一种风气、一种道德,需时建设,光靠打击不够,还要道德教育及法制的配合。
 
在大家讨论的基础上,我希望从中国固有文化入手,在教育之中,贯彻道德教化,以建立诚信社会。
 
仁者,人也
 
毫无疑问,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传统的美德,「诚信」这两个字,便出自我们歷史悠久的经典。《中庸》:「诚者,天之道也;诚之者,人之道也。」《论语. 顔渊》:「自古皆有死,民无信不立。」诚信表现在外,我们该弘扬传统美德,使它生生不息,继续照耀我们中华民族。追本溯源,我看,还是要从内心出发、从修 养自己开始。
 
传统以来,中国人认爲做人之道在于「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」。具体来说,是从「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、修身」开始,首先发扬天赋的善德,继而 亲近人们、帮助人们,从内而外,一步一步走出来,再落实到治世之上,从而达到才德完善的最高境界,这就是大学之道「明明德、亲民、止于至善」的意义所在。
 
由此可见,中国人认爲人不是离群独立的,而是在人群中做一个人。人是群体的动物,每一个人都不能脱离社会而生活。儒家的道德伦理,便是建立 在人群之中。《中庸》说:「仁者,人也。」仁,是做人的道理,是人与人的相处之道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,古人根据其社会环境,得出五种的搭配,就是五伦,即 「父子、兄弟、长幼、夫妇、君臣」。
 
儒家重视五伦,把伦常关系看成人生的大道(「五达道」),人就是要依循这大道走过一生。人际关系,由五伦衍生十义,就是「父慈,子孝;兄良,弟悌;夫义,妇听;长惠,幼顺;君仁,臣忠」,各个岗位都有其责任和该尽的义务。
 
我们常说的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」,正是从五伦推衍而来的,把「父慈子孝」向上推展便是「君仁臣忠」,把「兄良弟悌」向外推广便是 「长惠幼顺」,原来属于父子之亲、兄弟之情的伦常关系,就这样与上下等级、朋友交谊、君臣之道结合起来,从而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之情、责任之心,推广至整 个社会、国家和天下。由此可见,人伦就是人类关系的基石。
 
教育爲立国之本
 
儒家重视教育,就是要内化这种与生俱来的人伦关系,把人们隐藏在内的仁心彰显出来,成爲恭(庄重)、宽(宽厚)、信(诚实)、敏(勤敏)、惠(慈惠)。
 
《礼记‧学记》说:「建国君民,教学爲先」,「君」是治理、管理的意思。要管理好国家,必须首重教育和对民衆的道德教化。
 
透过教育,人民的素质得以提高,所谓「道之以政,齐之以刑,民免而无耻。道之以德,齐之以礼,有耻且格。」人们既要法律的制衡,也要道德的教化,双 管齐下,使人人养成羞恶之心,知耻所不及,才会打从心底里以诚信爲本,做到曾子所说:「爲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」这种认真处事、善待他人的处 世态度,非从小教育不能爲。
 
诚信的失落
 
中央在十六大提出建设诚信社会,而信用体系是「以道德爲支撑,以産权爲基础,以法律爲保障」,可是随着传统文化被批判,我们民族的诚信受到伤害。五四时候,人们高喊要「打倒孔家店」;文革时,人们高喊要「破四旧」。但人们瞭解他们要「破」、要「打倒」的是什麽吗?
 
儒家自孔子以降,不爲世所用,寂寞了五百年。到了汉代,汉武帝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,儒家才真正抬起头来,可是武帝的目的不过是爲了巩固他一家一姓的 皇权而已!随着西汉「君爲臣纲」的确立,以至南宋以后「君要臣死,臣不得不死」等提法的出现,片面诠释儒家经义。其实孔子诲人,从不鼓励人愚忠,他说: 「君使臣以礼,臣事君以忠。」又说「以道事君,不可则止。」君臣的关系,重点在于「义」,在于「应该不应该」。
 
现代社会好像没有了君臣这一伦,但社会上各种行业和机构,都是由上司和下属组成的,而一切的事,总是有人发号施令,有人跟着执行,这种领导与被领导 的关系,变相践行「君臣」之义。个人认爲,今天的「君臣」,不必与过去讲求的尊卑、贵贱的思想挂鈎,更不能采用威迫、压榨的手段去执行,要澄清歪风,更应 贯彻先秦儒家的精髓:「君使臣以礼,臣事君以忠」。受领导的下属讲求不藏私心,尽力办事(「忠」),而领导者行使指令的同时,对下属须讲求合理 (「义」)、合度(「礼」),完完全全以道德爲本,达致符合诚信的标准。
 
文化的承传
 
由「父子、兄弟、长幼、夫妇、君臣」组成的五伦,是人生的五条大道,不论治乱兴衰,这五达道还是摆在前面,让我们去行、去实践。但如何行呢?我想,要用知识、用智能推动;愿意行吗?那要看你对人对事有没有关爱和责任的「仁心」;敢去行吗?那就需要一份勇往直前的勇气。
 
曾子说:「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仁以爲己任,不亦重乎?死而后已,不亦远乎?」知识分子要志气宏大,品格坚毅,以国家的前途爲重任,虽然路 途遥远,负担沉重,还是要一路走下去。就是这份「虽千万人吾往矣」的使命感,使中华民族在歷史的洪流之中,虽然饱歷沧桑,但仍得以自全,生生不息。
 
打造诚信的社会
 
近年来,社会上开始重新重视中国固有的道德价值,于丹在中央电视台「百家讲堂」讲解《论语》,广受好评,结集出书,更热销四百万册。同时,国家领导 层也意识到,要从传统道德规范着手,治理贪腐问题,所以胡锦涛主席提出了「八荣八耻」的荣辱观,指出了什麽是真善美、什麽是假恶丑,应当坚持和提倡什麽、 反对和抵制什麽;而六月一日实施的《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》,更明文规范公务员的道德操守,期望树立廉洁的政风。
 
在现代市场经济之中,商业经营以追求最大的利润爲目的,但在巨利诱惑的面前,我们会否因此埋没本心,爲了一己的私利,不择手段,置他人的生死、国家的利益于不顾呢?
 
结语
 
我们在古人「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」的道路上,从修养自己、立德开始,再落实到商业层面,便要做到「见利思义」,以「士魂商才,尽己立人」自我 期许,这是高柏的使命和愿景。「士魂」是以家国天下爲己任的大我精神,「商才」是指儒者也应具备的商业才干,又或者具备商业才干之士也应具有儒者的道德风 范。在廿一世纪崛起的大中华经济体系之中,企业的永续经营,端视乎经营者是否秉持「士」的操守、道德和理想,同时拥有「商」的谋略与务实。
 
教育是立国之本,诚信是社会国家的基本伦理。把我国固有的深厚文化与教育结合起来,我们才能解决当前诚信缺失的问题,树立社会公义,建构和谐社会,展望更美好的将来。
 
作爲一家企业,高柏所关心的,是企业的社会责任,在能力范围内,勉力而行,全心投入,发挥所长,期望对周遭的人与事,乃至社会都有所回馈,以达致「尽己立人」。
 
我相信,建设「诚信中国」是我们彼此的愿景与目标。这次研讨会是一个开始,我们希望尽早安排第二次见面,共商计划,爲国家的发展略尽棉力。
 
 
(版权所有.不得翻印)
返回